薛增华,男,年月出生,中共党员,现在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总务处水电科从事水工工作。他1980年中学毕业后到淮阴县自来水厂做临时工,开始了进城务工的生涯,成为中国最早的首批农民工之一。1984年,他进入淮阴粮食学校(后来与一所学校合并为现在的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)做水工至今。
在学校他的职责是是水管道修理与维护,与水有关事他都要做,
36年来他始终如一,不分节假日,无论是刮风下雨,除了极少数特殊情况外,都是6点多钟就来到校园,将校园室外自来水管网巡视一遍,确保各项用水设施的正常运行。他是大家口中的“活雷锋薛师傅”,开水房里修水管、卫生间里疏通下水道,学生宿舍里通便池、绿化带旁浇水……到处能看到他的身影。
36年间,他先后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后勤行业先进个人、淮安市优秀共产党员、学校校长特别贡献奖、学校服务能手等诸多荣誉称号。
“活雷锋薛师傅”
1980年,中学毕业后到淮阴县自来水厂做临时工,跟着正式工大师傅后面安装自来水管道。他勤劳,肯吃苦,累活、脏活不计报酬抢着干,大师傅把自来水安装技术教给他,他勤劳,肯吃苦,累活、脏活不计报酬抢着干,大师傅把自来水安装技术教给他,两年的临时工生涯水管网络安装、拆卸技术都掌握了。两年的临时工生涯水管网络安装、拆卸技术都掌握了。 1984年春,学校后勤决定薛增华的主要工作是水工。这份工作不仅是水管道修理与维护,与水有关事他都要做;所有下水管道不通都找他,教职员工家里水路故障找到后勤管理科领导,“请小薛,他懂”,这里后勤领导挂在嘴边上的话。他每天坚持抄水表,掌握学校用水量,每天用水多少吨,一旦水表数字显示异常,他就会提高警惕。由于他多年来坚持巡视水路运行情况,发现情况及时处理,使学校的水费使用量一直保持着比兄弟院校低的水平。
为了工作方便,他自费花了两千多元购买一辆电动三轮平车,因为有些水暖器材比较特殊,需要临时外购,而这些东西又比较笨重,每次的运费少则十几元,多则数十元,积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自从他买了这辆车以后,这笔费用就省了下来,有人说他傻,单位这么大,还在乎你省的这点运费,但他说:学校在发展,哪里不需要钱啊,再大的家业也经不住浪费啊。
学院西校区转让给附中后,由于他对西校区的水路管网非常熟悉,而且做事踏实,附中负责后勤的施主任盛情挽留他到附中工作,并开出了给他提高待遇、免费提供住房水电等优厚条件,这对于一个月入千余元的人来说,不能说没有诱惑,也有人看中他的技术主动上门高薪聘请他到工程公司做水工,每年能有6、7万的收入,但他说他与学校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,学校就象他的家一样,哪有人见利忘义舍弃自己的家呢。
学生宿舍卫生间便坑经常发生堵塞,许多时候只能用手进去掏,常常弄得满身都是粪水,但他从来没有嫌脏怕累,同学们的饭卡、身份证、玉佩、手机等贵重物品也经常掉进卫生间便坑,他总是随喊随到。用他的话说,为同学们服务是我的光荣。有一次他帮学生将掉在便坑里的玉佩捞上来时,学生感激地要给他钱和东西,他对学生说了一句话:你们好好学习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。
八年前他在C楼工作室前办了一个“诚信”书角,购买了一些二手杂志供同学们自行取阅和归还,意在培养同学们的诚信意识,利用自己乒乓球打得好的特长,自费购买了两副乒乓球台,免费传授同学们的乒乓球技,培养了一大批乒乓球爱好者,许多同学多年后仍然和他保持联系,回学校时总忘不了去看看他,这时的他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。 除此之外,他还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教职工和学生修理电动车、自行车,用他的话说,帮助别人是快乐的。
最近几年,他又增加了一项新的“工作”――捡拾北大门西侧塑胶操场的垃圾,这个塑胶操场由于离宿舍区近,尤其是夏春秋季节,同学们都喜欢在上面活动,特别是双休日,塑胶操场上丢弃的方便袋白茫茫一片,整个操场要花两个小时才能捡完,所捡的垃圾可以装满一辆电动三轮车,他说他要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和感化同学们爱护环境、保护环境。
2000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,成为学校建校以来第一个非编人员入党的,这也是对他工作的肯定和鼓励。由于工作业绩突出,2016—2017年还连续两年被淮安市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。
“三多先生薛师傅”
薛增华勤勤恳恳地在财院工作了三十六个年头。热心肠的他每天都有忙不完的琐碎杂事。校园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他工作的身影。一刻也停不下来薛增华,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财院“勤劳多、热情多、爱心多”的“三多先生”。
责任心强的“三多先生”
一身蓝色、或者绿色工作服,骑着三轮车,脚踩一双解放鞋,黝黑的面庞带着憨厚真诚的笑容。走在校园里,总是能看到薛增和师生们相互热情地打着招呼。师生们看到最多的场景就是薛增华停下脚步检查学校的每一个井盖。发现未盖严实的井盖,薛师傅用手中的铁棍使劲地将虚掩着的井盖一点点挪回原位。“下水道井盖不盖好,万一学生踩到崴了脚怎么办?掉下去怎么办?”,薛增华这样说道。学生宿舍下水道出了问题,他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将西边宿舍周围的下水井盖全部查看了一遍,只为了找出那个有问题的下水道。在地面上无法确定是否有损坏的下水道的时候,薛师傅就拿着梯子直接进到下水道开始检查。他告诉我们,为了让校园西边的水渠有一个干净的水源,让学校师生有一个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,他必须要检查出问题所在。
薛增华有一个专门的工具包,平时工作他都会随身携带。工具包虽然不重,但是背着上下楼梯好几趟之后,他爬楼梯明显有些吃力,步伐也开始变慢。即使这样,他仍然没有停下来休息,而是一口气爬上了五楼,开始疏通宿舍公共卫生间洗手池的下水道。三两下的功夫他就完成了工作。“其实修理的这些都是小问题,修起来时间很短,我更多时间都花在路上。即便如此,我也不能有一丝松懈。”
每天,在查看学校每一个井盖是否的同时,薛师傅还“顺手”把沿途的垃圾捡了,就连垃圾箱也被他擦得干干净净,薛师傅说“这是我们作为财院人最基本的责任,校园干净了,大家就不忍心乱丢垃圾,垃圾桶干净了,大家扔垃圾的时候就会把垃圾好好地放进垃圾桶,垃圾桶周围也就整洁无死角了。”
根据学院的作息时间,职工下午5:30是下班时间,但薛增华同志的下班时间是没有准点的,因为上水管路出现问题,常常是突发情况,特别是爆裂,因为自来水管路都是高压管路,如果不及时处理,不但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,还可能带来一些其它预想不到的后果,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影响师生的正常使用。所以薛增华同志接到或发现这些情况后,他总是立即赶到现场,组织抢修,尤其是冬天水管更容易爆裂,为了不影响师生使用,经常抢修到深更半夜,而他从来没有半句怨言,也不提任何报酬,除了正常工资,更没有找领导要过加班费。他妻子的一句话“学校就是你的家,家只是你的旅社”,道出了薛增华同志多年来为学院的付出。
精打细算的“三多先生”
提及校园每一处下水道的位置,薛增华都了如指掌。在财院工作的36年里,薛增华早已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“家”,处处为这个“家”精打细算。学校的一些设施用久了难免会有老化问题,他始终坚持能修就不换的原则,“换一个水龙头要十几块钱,可是换一个水龙头芯子只需要几块钱”,薛师傅说,虽然修和换只相差十来块,但是能为学校省一点是一点,“这么多水龙头有的问题就换全新的,那也不少钱啊”,所以每次维修拆卸下来的物件,薛师傅也不会扔掉,而是收集起来放进自己的工具包,薛师傅笑着说“下次修别的东西说不定就能用到。”
就这样这里卸下来的物件,那里拾过来的零件,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慢慢地拼凑出了“三多先生”的“小仓库”,从一颗小小的螺丝帽到一个个粗壮的大水管,“小仓库”里分门别类整齐的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小零件。这简直就是一个五金杂货店,只不过这些东西大都不是全新的。
严谨高效一直都是薛增华的工作准则。有一次薛师傅穿着他标配的解放鞋,踩在湿漉漉的泥土地里,维修着坏掉的水阀,从水阀喷涌而出的水让薛增华几近湿透,那时三月份的天气更为寒冷。他却依旧坚持完成自己的工作,不管已经湿掉的衣服和鞋袜。每每看到这些,都会让同学们感动湿了眼眶。从此同学们就跟薛师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,还跟薛师傅一起组成了“薛师傅服务队”,在迎新的时候跟着薛师傅的小三轮帮新生运送行李。总务处处长戴礼忠说:“不论天气多恶劣,不论抢修工作多困难,只要遇到需要维修的水阀、水管,他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,认真完成维修工作。”薛增华表示,维修水管是他的本职工作,吃点苦不算什么,这点苦也不算什么。
关爱学生的三多先生”
工作严谨认真的他,在生活上十分的节俭质朴。曾经跟访过薛师傅的2017级的袁娇同学说,有一次跟访薛师傅,转眼到了午餐时间,拗不过薛师傅的热情,请我们在适园餐厅一起吃午餐,薛师傅给我们荤素搭配地买好午饭,我们却看到他只点了一份麻婆豆腐浇在饭上就开始吃起来,我们心疼他吃得太少太素,他却笑着说“我能吃饱就行了,不像你们学习辛苦要多吃点。”热热的泪水在我们的眼眶里打着转,那种被亲人疼爱的温暖萦绕心间。
吃饭的时候薛师傅给我们看了一张照片,是他跟一位同学的合影,他告诉我们他跟这位同学已经有长达九年的联系,我们很好奇是什么原因会有这么长的联系,在我们百般追问下薛师傅告诉我们这是之前2010级的学生,他以前经常看到这个同学早上在操场上背英语,时间长了,他们就会相互打招呼。
有一次薛师傅无意间知道这个学生每天早上吃得很少,薛师傅不忍心,带他到食堂买了包子,说他学习辛苦在吃饭上一定要跟上,后来每天薛师傅都会给他买早饭,薛师傅告诉我们这张照片就是这位同学前几年回来时候拍的,现在他已经开了自己的工厂,还邀请薛师傅过去工作。薛师傅拒绝了,他说他喜欢在学校里工作,在此之后薛师傅又默默的资助了财院的几位同学。
其中一名同学已经在南京的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了,还有一名仍在学校读书,薛师傅每学期都会资助她五百块钱,薛师傅说他能力有限,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。所以时至今日,那些被资助的同学对薛师傅心存感激,至今还联系着薛师傅。薛师傅说:孩子们有学上,他才高兴,做事也有劲头!
财院学生这样评价薛增华:
薛师傅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,开学的时候我的行李就是薛师傅帮忙送到宿舍的,我跟老爸坐了30几个小时的火车来校报到,当时觉得真的好感动,大二换宿舍的时候也是他帮忙运送的行李,他总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帮助我们,在这里,我还想真诚地再跟薛师傅说一声“谢谢”。
薛师傅也帮过我,跟小伙伴们放风筝挂学校树上了,还是薛师傅用竹竿帮我们拿下来的,当时他正在打捞学校东湖里的垃圾,他是一个热情有责任心的人,一个会用微笑感染别人的“三多先生。”
早上晨练跑步的时候总能看到薛师傅在操场上捡垃圾,我一直以为他是学校的清洁工,直到有一天宿舍下水坏了薛师傅来修,我才知道原来他是水工师傅。
财院的老师们这样评价薛增华:
薛师傅是真正的以校为家! 任劳任怨,从没听到他叫苦嫌脏喊累!快六十岁的人了!是我们学习的榜样!
在薛增华同志的日记中有这么几段话,或许可以让我们更深地去体会大家口中“活雷锋”的内心世界。
——小时候,我家里很穷。从记事起,父母就经常教育我们兄妹,将来不管做什么、不管在什么地方,不能失去做人的准则,做人要诚实,做事要认真、踏实,不要怕苦、怕累。这么多年我一直记着父母的话。
——劳动能锻炼人的身体、性格和意志,还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,懂得做人的道理。每天做事虽然苦些、累些,还是值得的。
——我能在这个学校做事,为师生员工服务,我感到高兴。每天早上进入学校大门,我就有一种亲切感、自豪感。学校是我家,我爱这个家。